世界卫生组织:游戏成瘾是精神疾病!你符合这些标准吗?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了人体的一个器官,除了工作、社交、阅读、视频之外,玩游戏是很多人使用手机时间最长的功能。但是,爱玩游戏的你,是否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每次心想,再来一把就睡觉;一把结束后,又想,再来一把就睡觉;结果,一把接着一把玩到深夜; 或者,中午时候,匆匆吃完午饭,就迫不及待地来两把《王者荣耀》或“吃鸡游戏”…… 你是否发觉,自己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且无法自拔?
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w550h320/20171224/K-8H-fypvuqf5011322.jpg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你符合这些情况,不幸,你可能真的游戏成瘾了。更可怕的是,明年,游戏成瘾将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HO)列为“精神疾病”的一种了!
世卫组织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
12月20日,《新科学家》报道称,WHO精神卫生和物质滥用部门的Vladimir Poznyak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关于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即游戏成瘾)是否被列入精神疾病,WHO已经做了十几年研究和考量,如今,WHO认为游戏成瘾已经符合了相关标准。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w550h395/20171224/0e2--fypvuqf5011927.jpg图片来源:《新科学家》报道
目前使用的WHO《国际疾病分类》(ICD)是1990年版本。2018年,WHO将会发布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早在今年11月中旬,游戏障碍就已经被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修改草案中的“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但是,写入草案并不代表确定无疑。不过日前,《新科学家》周刊从WHO方面获悉,游戏障碍将被正式列入精神疾病。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草案中的描述,“游戏障碍”的特点是,持续或过于频繁地玩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它表现为: 在起止时间、频率、强度、时长和情境等方面,被游戏所控制;
将游戏的优先性置于其他重要事项和日常活动之上; 在游戏已产生负面影响之后,这种行为仍然持续或升级。
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w550h142/20171224/8c9c-fypvuqf5012068.jpg图片来源:WHO《国际疾病分类》草案
WHO在草案中表示,这种行为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断性的,它会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等产生严重影响。要判断游戏成瘾,通常需要至少12个月的诊断,但如果成瘾特征非常明显,诊断时间可能缩短。
游戏上瘾是精神疾病?争议不断
虽然游戏成瘾已经被纳入WHO的疾病分类草案,并得到了相关人士的肯定,但是围绕游戏成瘾是否属于精神疾病的争论一直不断。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w550h366/20171224/CUT_-fypvuqf5012280.jpg图片来源:摄图网
早在2007年,智能手机游戏尚未普及时,医学界以及有人主张将视频游戏列为和酒精上瘾一样的精神障碍了。但是当时,这一主张遭到了美国成瘾医学协会专家的反对。
目前,国际精神医学领域通用的诊断体系主要由WHO的《国际疾病分类》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构成。 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引入了“互联网游戏障碍”(Internet gaming disorder)这一概念。因为,当时亚洲一些国家和研究中心对年轻男性的研究发现,当人全神贯注于互联网游戏时,他们大脑的活动与毒品成瘾者相似,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表现为上瘾行为。
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w550h273/20171224/8ux4-fypvuqf5012412.jpg图片来源: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报告
但当时,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将“互联网游戏障碍”归类为“尚待进一步研究”。 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列出了9种症状,满足其中5项,才能诊断为“互联网游戏障碍”: 完全专注游戏; 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继续游戏; 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的游戏时间; 通过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今年3月,《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份最新研究对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德国的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符合美国精神病学学会提出的“互联网游戏障碍”症状的游戏玩家少之又少,只有0.3%到1%的人满足“互联网游戏障碍”标准,65%的游戏玩家并没有上述任何症状。相比之下,赌博上瘾比游戏成瘾的比例高得多,而且,即便符合“互联网游戏障碍”症状的玩家,他们的精神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活动与其他人并没有显著差异。
2008年,中国将游戏成瘾纳入精神疾病范畴
事实上,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的“互联网游戏障碍”标准来源于中国。 2008年11月,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疾病”诊断范畴。这一标准为今后临床医学在网络成瘾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出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http://n.sinaimg.cn/translate/w971h568/20171224/I_tk-fypvuqf5007303.jpg
2013年,《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正式被收入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这标志着中国人制定的标准首次在世界精神疾病诊断领域被国际认可,填补了网络非物质成瘾领域的空白。
据《人民日报》2013年报道,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当大夫的陶然发现,陆续有家长因孩子沉溺网络而来求诊。这是不是病?能不能治?当时有医生们还拿不准。经过学习摸索,2005年,陶然团队收治了200多个沉迷网络的孩子。通过临床实践,他们慢慢发觉这是一种病。
2013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超过2400万人,还有18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倾向。
“很多孩子玩网络游戏不上学,在生物学上这叫‘社会功能受损’。检查发现,他们的大脑功能出现变化。”陶然说, 大脑组织与人体肌肉一样,用进废退。因玩游戏无需太多思考,大脑只要兴奋一个区就够用,时间久了,其社会功能就“废用性萎缩”,出现情感麻痹等症状,注意力、情感能力、情绪表达能力严重退化。大量核磁、脑功能检查显示,孩子若每天玩网游6小时以上,半年后,其大脑前额叶的葡萄糖代谢下降15%,大脑氧代谢下降8%。
最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游戏已经从电脑转移到了手机上,手机游戏也成为了网瘾的重灾区。不过,就目前看来,防止游戏上瘾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例如,今年5月1日,文化部印发的《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开始实施,提倡给未成年用户消费设限,并限定其游戏时间,屏蔽不适宜他们的场景和功能等。但是,现在的手机游戏用户覆盖各个年龄段人群,WHO将游戏上瘾纳入精神疾病范畴,有助于大家重视游戏上瘾的现象。 {:1_114:}{:1_114:}{:1_114:} {:1_94:}{:1_94:}{:1_9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