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鲜中日之战(上)
本帖最后由 不死鸟 于 2015-11-14 16:40 编辑万历朝鲜中日之战
日本侵朝,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四世纪,大和政权就在朝鲜半岛的任那地区建立了殖民地,甚至倭五王时期还曾先后向当时中国南北朝的宋遣使,要求封为朝鲜和日本的总督。日本在朝鲜的势力时进时退,最盛时曾一度打到平壤附近。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日本孤悬海外,要向大陆发展,唯有从朝鲜一途。所以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固有其野心的关系,但传统的因素也不小。
早在征讨毛利的时候,秀吉就写信给信长说“臣必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宿志”。在征服高野寺以后,在给一柳末安的信中也说“日本国之事自不待言,尚欲号令唐国。”
丰臣秀吉的扩张野心是空前的。他梦想征服明朝之后,迁都北京。北京周围十国之地献给天皇,朝廷公卿各给封地。分别设立大唐和日本关白管理中国和日本, 至于他自己,坐镇宁波,指挥侵略印度.(注2。3),1589年,他致书朝鲜国王李昖: “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大明,使其四百州尽化吾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 (注1)
1591年在征服了奥羽的诸大名后,秀吉就着手准备开战。虽然黑田如水(就是太阁系列那个黑田官兵卫,“如水”是他出家后的法号)考虑到国内的形势,反对征朝。但此时的秀吉醉心于“显佳名于三国”的美梦,结果如水的提案遭到无视,征朝的计划还是启动了。他首先在肥前修筑了名护屋城,作为侵朝日军的总指挥部,由他亲自坐镇。然后他把关白之职交给了那个日后的杀生关白秀次以备不测。
在将领和军队的配备方面,秀吉共调动了五十万人,其中三十万用于作战,十五万人是先遣队。先遣队分为八个军,宇喜多秀家为总司令官,小西行长率第一军,加藤清正率第二军,黑田长政率第三军,同时还有九鬼嘉隆的四万水军和七百艘舰船。另外还有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衫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正宗统帅的十万人马驻在名护屋做为预备队。一时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可以说是日本当时的最豪华阵容。(注4)而在战略上,日军采用的是德川家康的提案,确定了“陆海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的战法;以水军保证陆军的战略物资供应,陆军分三路齐头并进,一举占领朝鲜。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秀吉于1592年4月正式开始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战争分作三个阶段:1592年4月至1593年3月,日军第一次进攻的失败;1593年4月至1597年1月的“和谈”时期;1597年2月至1598年11月,日军第二次进攻的失败和战争的结束。
战争的第一阶段。
公元1592年4月(明万历20年),日本陆军三路并进,渡过对马海峡在釜山登陆,日本陆军一登陆就兵分三路,东路为加藤清正,从釜山出发取道去闻庆。中路小西行长,从密阳出发同样取道去闻庆,和东路军会合,后进兵忠州,攻占汉城。西路为黑田长政,从金海出发,也会于闻庆,后越过天险秋山岭,进入汉城。
三路日军进军顺利,沿路朝鲜军都溃逃。韩王忙派大将李镒,申立分别前往尚州和忠州御敌。李镒到达尚州,尚州军民已逃尽,只得选难民数百为军,怎奈小西行长兵到,李军即溃,尚州失守。申立抵达忠州,日军三路已会于闻庆,随后日军集中主力进攻忠州。申立之兵乃朝军主力,骑兵甚多。4月27日朝,日两军第一次大规模交锋,朝军马队从城中杀出,两军从早上打到傍晚,未见胜负,日军见阵地战胜不了骑兵,决定晚上用火攻偷袭,入夜,朝军正在休息,突见火光冲天,霎那间兵马大乱,日军乘势攻击,朝军败走,忠州沦陷,汉城门户顿开。韩王留王子守汉城,携重北逃,5月3日日军攻破汉城,俘虏朝鲜王子。随后日军向北推进,占领开城和平壤,直达中朝边境的会宁。数月之内,大部陷倭,国祚危在旦夕,宣祖李昖已作入辽“死于天子之国”之计。 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玉石俱焚,晋州一地“军民被屠者六万”,连汉城的宫室、皇陵也未幸免,大大激起了朝鲜人民的反抗。他们一呼百诺,组织义兵,以游击战争打击敌人。宜宁地区的儒生郭再佑,他首先举义,献出家产,组织武装,袭击敌人。每次战斗他都身披红装,一马当先,敌人称其为“红衣将军”。他很快收复了宜宁、三嘉、陕川等地区。其他地方的高敬命、金千镐、李基鲁、洪彦秀父子、僧人灵圭等都使敌人闻风丧胆。他们“虽无统一领导,但作战英勇,成为抗敌的重要力量,当时朝鲜政府的一位官员曾叹道:‘灭倭救国,实义兵之力也’”。
朝鲜的爱国官兵也积极行动。金时敏率军三千余众坚守晋州,激战五昼夜,城池巍然不动。连妇女都扮男装助战,城内的石块瓦片俱有殆尽,战斗之激烈由此而知。给敌人以最致命打击的应首推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他改制龟船,这是一种大型战船,上复盖板,板上有十字小槽,不是小槽的地方,遍插利刃及锥尖。前为龙头,龙口是铳穴;后为龟尾,尾下亦有铳穴。两舷各有6个铳穴,铳穴下有橹8—10支。龟船甲板坚固,机动灵活,攻击和防护能力均较好。日水军呈秀吉之曾说:“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英国海军史称它为世界铁甲舰之祖。 1592年5月4日,李舜臣率领大型板屋船14艘、小型挟船15艘、鲍作船46艘,编队驶出全罗南道丽水港。日军闻讯后,派藤堂高虎率50艘战船前来迎战。李舜臣埋伏在庆尚南道巨济岛东岸的玉浦附近,5月7日,朝鲜水师对日军发动突然袭击,当日军发现朝鲜水师突然逼近,匆匆登舰时,为时已晚。李舜臣命令大量施放火箭,又用火炮火枪射击甲板上的日军。经过激战,日军伤亡惨重,有26艘战船被击沉或焚毁。日本舰队溃不成军,仓皇逃跑。李舜臣乘胜追击,继续在合浦、赤珍浦海面追迁残敌。激烈的海战一直持续到5月9日才告一段落。朝鲜水师完全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据统计,朝鲜水师共击沉焚毁敌舰44艘,击伤击毙日军不计其数,并缴获了大量战利品,而朝鲜水师兵员伤亡很少,舰船则无一损伤。玉浦海战,是朝鲜军队自日军入侵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1592年5月27日,李舜臣得知10余艘日舰向庆尚南道海岸的泗川进犯,立即部署应战事宜,并于29日率龟船和其他战船共计23艘,从全罗南道左水营出发。在前进途中又按预定计划与庆尚南道右水营的三艘战船会合,迅速驶至泗川海湾外面。当时海湾内停泊了12艘日本楼船,但敌人怯战,见朝鲜水师大举前来,便弃船上岸,在山上布阵防守。时值退潮,敌人又在高处,形势对朝鲜水师十分不利。李舜臣机智地采取诱敌战术。 日落时分,朝鲜水师佯装后退,日军登船出海追击。这时开始涨潮,有利于朝鲜龟船、板屋船等大船展开活动。当日军战船驶出海湾时,李舜臣下令掉转船头迎敌。龟船冲入敌阵,其他战船紧随其后,用火炮、弓箭等武器打击敌人。李舜臣在战斗中中弹负伤,仍毅然不动,继续指挥官兵杀敌。将士们同仇敌忾,一鼓作气,将12艘日舰全部击沉。 6月2日,朝鲜水师发现21艘日舰正在唐浦港内停泊,遂以龟船为先锋发起进攻。日军指挥船受到炮火集中射击,旋即沉没,敌阵大乱,朝鲜战船从两面包抄敌船,断其退路,将21艘日舰全数击沉。唐浦海战胜利后,李舜臣在该地稍作休整,6月4日,与全罗右水使李亿祺的25艘战船会合,当日收到敌人在固城海面出没的情报,次日清晨,李舜臣和李亿祺一起率领51艘战船,向唐项浦海面搜索前进。进至唐项浦的湾口外,发现湾内停有敌舰26艘,当即冲入湾内,与敌展开战斗。为了避免敌人弃船逃跑,李舜臣仍用诱敌的老办法,略一接战,便即后撤。日军果然中计,开始追击。当敌船全部追出海湾后,朝鲜水师突然回过头来,从两面包抄围攻。除一艘故意放走之外,其余全部被击沉。当晚,故意放走的敌船将岸上日军接上船,于次日凌晨出海逃窜,又被等候已久的朝鲜战船击沉。至此,26艘日舰全部被歼,无一漏网。6月7日,朝鲜水师在沿海搜索巡逻中,在栗浦遭遇7艘日舰,李舜臣下令接战。日军遭到迎头痛击后,掉头往栗浦方向逃跑。李舜臣派出部分战船追击,在栗浦海面将其全歼。 1592年6月下旬,日本陆军进攻全罗道,企图夺占朝鲜水军的后方,与此同时,日本水师则在巨济岛一带集结,准备分三路向西发起进攻。为粉碎敌人的进攻,朝鲜水军以其全罗道的舰队和庆尚道的部分舰队组成联合舰队,7月初在李舜臣的率领下主动出击。7月6日,李舜臣率领朝鲜联合舰队开到唐浦附近水域,次日清晨,发现乃梁附近有敌人活动,李舜臣派五、六艘板屋船前去诱敌。日军不知是计,由其海军指挥官胁坂安治率领舰队前来迎战。朝军且战且退,将敌人引至闲山岛附近。闲山岛地处固城与巨济岛之间,是一个荒凉的小岛。李舜臣知道日军在依岸近水作战中,惯于登陆逃跑,所以,特地选在宽阔的深水海域设伏。日军舰队很快进入伏击圈,李舜臣立即在旗舰升起作战信号。朝鲜水师的大小战船从日军两翼包抄上来,龟船凭借猛烈的火力和良好的屏护能力,在日军舰队横冲直撞,先撞翻了日军舰队前卫的几艘大船,其余朝鲜战船也穿插迂回,奋勇杀敌。一场激战下来,日军的37艘安宅船(近似后来的战列舰)、17艘关船(近似后来的巡洋舰)和7艘小船无一逃脱,先后被击沉击毁。这就是中世纪亚洲海战史上有名的“闲山岛大捷”。 李舜臣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日本海军主力丧失殆尽,朝鲜水师已经完全掌握了制海权。由于海上的补给线被切断,和陆上人民组织义兵不断反抗,日军的陆上攻势被迫停止。朝鲜国王为了嘉奖李舜臣,特意为他设立了“三道水军统制使”(相当于海军总司令)的职务,令其总督朝鲜三道水军。(据说,“三道水军统制使”是朝鲜专为他而第一次设置的官职。)
战事初开,李朝当即遣使入明求援。朝鲜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唇齿相依,且: “关白(指日本首相丰臣秀吉)之图朝鲜,其意实在中国!”(明援朝经略宋应昌语,见《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二)
鉴于这种情况,明朝廷遂决定发兵援朝抗日。因此,1592年7月,万历帝发兵二支入朝。副总兵祖承训贪功冒进,不等各路兵马到来仅率兵5000渡过鸭绿江,向平壤开进,结果在平壤外围中日军埋伏,损失过半,以至“全辽丧气,寇势嚣张”。朝廷中主和派趁势发难,万历帝派沈惟敬到平壤和日军谈判,小西行长欺骗明朝“望不要发兵,不日将退出平壤”,沈惟敬回去报告,万历帝不准,年底,万历帝朱翊均复命宋应昌为经略总理入朝军务。李如松为“东征提督”,李如松4万3千大军于1593年1月3日进驻肃川。 1月6日,明军包围平壤,抵达平壤外围。李如松竖起一面大白旗,上书“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镇守平壤的是小西行长,平壤修有大批工事,平壤之日军人数也和明军相当。次日总攻开始。李如松亲率敢死队冲锋陷阵,与日军的精锐部队3万人遭遇,战斗非常激烈。中朝将士奋勇当先。神机营参将骆尚志冒险登城,腹部被滚石打伤,仍然屹立不动。60多岁的游击将领吴惟忠,胸部中弹洞穿,犹奋呼督战不已。李如柏的头盔中弹,李如松的坐骑被炮击毙,都置之不顾,愈战愈勇。李如松则凭借凭借着明军火炮的优势强攻,步军和马军趁势将城外日军逼入城中。史书载,明军火炮。“皆飞达五、六里”,“炮声震地,数十里山岳皆为动摇。”(柳成龙《惩毖录》)明军“以佛狼器、虎蹲炮、灭虏炮等器为之,距城五里许,诸炮一时齐发,则声如天地动,俄而火光触天,诸倭持红白旗出来者,尽僵仆而,天兵骈哄入城矣。”(《宣祖实录》)。当时增援小西行长的大友义统居然被明军大炮声吓跑了。据记载,日军的鸟铳射程在五十到二百米之间,而明军火炮的射程最远可达三千米! 8日,明军夺普通门和七星门,攻入平壤,小西行长抵挡不住,引军南逃,中朝军队凯旋入城。此战共消灭1646名日军、逃散日军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朝鲜史书称:“正月初八日壬戍进攻平壤,不崇朝而城破,除焚溺斩杀之外,余贼丧魄,逃遁。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
小西行长沿路不敢停留,直奔汉城,另一支加藤清正率领的日军从咸镜道出发企图解平壤之围,无奈明军动作太快,未到,平壤已失守,而咸镜道又被朝鲜义军占领,加藤清正只得也向汉城退去。明军趁势南进,开城的日军弃城南逃,开城收复。日军退据釜山,朝鲜国土几乎全部光复。
正月二十四日,李如松在开城召集各路将领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由于各路将领意见不统一,作战计划暂未确定。于是,李如松派副总兵查大受等率三千明军往京城方向侦察。二十七日,查大受军队遭遇日军加藤光泰部,与之交战,日军败退。但加藤光泰立刻向主将小早川隆景报告,小早川率军二万将明军查大受部包围在碧蹄馆。此时李如松正好率一千轻骑出来查看地形,得知查大受被围,立即杀入重围营救查大受。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明军又未带任何火器,难敌日军火枪,情况危急。幸好杨元率领一千明军连夜前来救援,小早川隆景高估了援军数量,率军撤回京城。 2月,明军开始向南推进,于3月在汉城外围扎营,明军不满40000,而赶来参战的朝鲜政府军和各路义军人数比明军还少,联军没把握攻下汉城,但城内的十数万日军又不敢出击,结果两军长期对峙。不久明军探得龙山储日军粮草数十万石,乃令死士夜袭,用“明火箭”射之,焚其粮草。日军缺粮,人心惶惶。
在明军入朝不到二个月,便收复平壤到开城失地五百余里,同时也由于朝鲜水军切断了日军补给线,日军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小西行长与明使沈惟敬再次议和。
四月十八日,日军撤出京城,五月二日,日军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带,加藤清正也交还了所俘虏的朝鲜二王子。李如松于十九日进入京城,五月十五日至庆州。至此,除全罗和庆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区为日军所占领外,其余各地全部收复。明军留下一万人驻守朝鲜,其余大部于七月底回国。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
文章出自天涯社区
睇瞎了我的泰拉石右眼{:1_97:}{:1_97:} nightwish 发表于 2015-11-14 16:26
睇瞎了我的泰拉石右眼
{:1_115:}{:1_115:}{:1_115:} 睇瞎了我的泰拉石左眼 日本仔一直虎视眈眈 咸蛋超人 发表于 2015-11-14 19:20
日本仔一直虎视眈眈
嗯,中日必又一战 勿忘历史 {:1_101:} 小你喇叭 发表于 2015-11-14 20:00
勿忘历史
{:1_100:}{:1_100:}{:1_10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