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欧盟国家赤字率将超3%,德国急了
在新冠疫情导致公共债务激增、欧洲经济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欧洲有关放宽财政纪律以提振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欧盟内部对此仍存严重分歧,“财政鹰派”德国就是其中最强硬的声音之一。“德国警告欧盟财政规则改革或陷入僵局”,英国《金融时报》9日以此为题报道了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的最新评论,后者强硬表示柏林不会在更大幅度削减公共债务的要求上退缩,报道认为这削弱了欧盟在年底前达成协议的希望。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日前报道则进一步分析指出,随着乌克兰危机延宕,欧洲走向支出紧缩,有关财务规则的斗争仅仅是开始,欧盟各国今后必须从根本上重新调整其财政政策。报道还引述一名欧盟官员的话,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正接近尾声,“愉快的时光”已经结束。预计到2023年,意大利、法国、罗马尼亚、西班牙等14个国家将超出3%的赤字率限制。《金融时报》报道截图“债务刹车”怎么踩?在德国的积极推动下,欧盟1997年通过了《稳定与增长公约》,旨在保持欧元稳定。按照其规定,欧盟成员国年度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即赤字率)不得超过3%,公共债务在GDP中的占比(即公债率)不得超过60%。欧盟每年评估各成员国政府的支出、收入和投资情况,审查其是否符合欧盟规定。该公约显然没有将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纳入考量。因大幅举债抗疫、应对能源危机和高通胀,欧盟许多国家的债务水平已大大超过了这一门槛。目前,欧盟平均公债率是84%,平均赤字率是3.4%。预计到2023年,意大利、法国、罗马尼亚、西班牙等14个国家将超出3%的赤字率限制。欧盟委员会因此在2020年初暂停了相关惩罚措施,之后又宣布暂停执行公约至2023年底。今年4月,欧委会提出一份新的欧盟财务规则法案,旧公约的关键目标将继续存在,但各成员国将与欧委会谈判并“量身定制”减债计划,而非按照旧公约必须每年将超额债务削减二十分之一。每个成员国有至少4年执行计划,且必须得到欧委会和其他成员国的批准。若该国承诺进行经济改革,或投资绿色行业、数字化转型、国防能力等欧盟战略优先事项,还可额外获得至多3年时间。2008年至2022年,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公债率变化。图片来源:《经济学人》但目前以法德为代表的两派存在不同意见。德国财长坚持认为应该设定可量化的共同标准,希望欧盟强制要求债务较重的成员国每年将公债率削减1个百分点,并设想债务较轻的国家也能每年减债0.5个百分点;法国经财部长则表示明确反对整齐划一式的减债计划,认为与改革初衷不符,还有国家认为这一标准过于苛刻。“现在还没有一个着陆点,即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解决方案。”据英国《金融时报》9日报道,林德纳在对该报的最新评论中警告,欧盟各国尚未能在近期谈判中弥合分歧。他强调,财政规则改革必须最终反映出稳定的公共财政的重要性,并称“无法想象”欧委会在规则审查不考虑德国的建议。报道说,这位自称是“友好鹰派”的德国财长还拒绝了为欧盟预算提供新现金的要求,后者已经因为与乌克兰危机有关的开支而承压。他表示,在欧盟向成员国要求更多资金之前,“我们应该为我们仍然可用的资金制定新的优先事项”。林德纳还称,柏林对欧委会提案的批评立场得到了欧盟其他鹰派国家的支持。“即使其他国家比较安静,你也不应该把这误解为他们不同意我们的观点,有很多其他国家站在我们这边。”当被问及他是否愿意妥协时,他声称德国“已经与其他成员国达成了妥协”,这指的是“每年削减二十分之一超额债务”这一硬性要求的废除。与此同时,林德纳否认柏林正与布鲁塞尔发生冲突。他表示,德国并非要与欧委会或其他成员国争吵,“而是要试图说服所有人,目前的债务比率实在是太高了”,并确保新的财务规则“不能全是豁免条款”。他还提及2010年的希腊国债危机,称该国当时被降级造成了“整个欧元区财政架构的连锁反应”。财务规则改革正在成为欧盟今年面临的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并重新点燃了鸽派和鹰派之间关于如何管理成员国预算的长期沉寂的争端。《金融时报》称,林德纳的强硬路线在部分国家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挫败感。一位欧洲官员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德国的立场,我们现在已经达成了协议”。欧元区“好日子”到头了?事实上,德国并非唯一批评现有提案的国家,意大利认为该方案对于经济增长的计算没有给予投资领域足够重视,法国则反对提案中自动减赤和减债的要求,称其没有效果。有分析认为,尽管成员国违反财政纪律的情况过往时有发生,但是欧盟却从未启用惩罚措施,规则执行缺乏监督和约束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还有分析称,考虑到部分欧盟成员国只剩一年就要重新举行大选,其政府也缺乏配合布鲁塞尔进行改革的动力。西班牙去年7月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任期半年,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此前宣布今年夏天提前举行大选,也为人们对年底前达成协议的期望蒙上阴影。不过,也有德国官员对谈判前景持积极态度,他认为尽管林德纳语气强硬,但德国与欧盟在最近几个月里已大大地接近了彼此。英国《经济学人》杂志5月4日刊发的报道则进一步指出,伴随欧盟国家支出和利率居高不下,关于财务规则改革的斗争只是各国财政政策争端的开始。欧洲改革中心(CER)资深经济学家桑德尔·托尔多尔(Sander Tordoir)说,“目前关于财务规则的讨论之风险在于,我们忽视了大局”,欧盟正走向支出紧缩,这需要的不是规则调整,而是新的财政解决方案。《经济学人》报道截图报道认为,从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减排目标,到俄乌冲突后欧洲国家决心增加国防开支,到重建乌克兰、未来可能接纳乌克兰“入盟”,再到欧洲大陆人口高龄化、养老金与保健支出等,欧盟成员国的公共账单负担越来越大。据报道统计,气候变化、国防、乌克兰危机、高龄化或令欧盟国家每年增加约3.3%的GDP支出。《经济学人》指出,经济增长也不太可能减轻这些负担,正如一位欧盟官员所言,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正接近尾声,“愉快的时光”已经结束。在短期内,大多数欧盟国家都能应付,但荷兰等财政实力雄厚地区的计划显示,对政府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曾领导欧盟“节俭四国”的荷兰正计划在2025年后打破欧盟3%的旧赤字上限。根据联合国最近发布的中期预测,欧盟2023年经济增长率预计只有0.9%。“这并不奇怪,”报道写道,“不断缩减或停滞不前的劳动力只能通过提高生产力或增加资本来生产更多的产品,对再生能源及能源效率的大多数投资将让经济更环保,但很难提高生产力……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很快被迫改变其财政政策,相比之下,对财务规则的争论只是小意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