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吐槽系列之:那些被互联网 “调戏”了的词儿
本帖最后由 小李飞刀 于 2016-2-27 02:54 编辑我要吐槽系列之:那些被互联网 “调戏”了的词儿
昨天一场发布会,让我们刷新了对“黑科技”的认知:雷军自豪地表示,这样的“黑科技”我们有十个呢。然而理智的网友并不吃这一套,纷纷表示,黑科技不黑!一般来说,我们理解的黑科技应该是现实中某些超乎寻常厉害的事或物,亦或是那些"不明觉厉"的新科技。至于小米5就……看来,黑科技到小米这里,已经被玩坏了。
其实不止黑科技,被互联网玩坏的词儿还有很多,不信,你来看看:
情怀
情怀,应该是相当符合文艺气息的一个词语。但是近年来,“情怀”在互联网公司这里,已经被植入了浓浓的商业气息。不提一下情怀,都不好意思说是做产品的。
其实,说到情怀,最让人影响深刻的还是,2013年的那场SmartisanOS发布会。当时,整场发布会,“情怀”是罗永浩口中迸出频率最高的两个字。一边说着要做智能手机时代的工匠,一边却将强烈的理念和情感作为最大的卖点。但无论如何,在近一两年国产手机井喷的形势下,锤子手机凭着情怀,确实在小而美的市场获得了一定的立足之地。
现在,对大多数产品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品牌沉淀来支撑,很多都会选择卖“情怀”为捷径。但是这样的方式有个别几个企业采用还好,如果大家一拥而上,都来讲讲情怀,并且在产品上看不到真材实料,那么情怀就再无用。而事实上,情怀也是这样被玩烂的。
当然,即使有一定的品牌沉淀,情怀也不是那么好借的。诺基亚就是一个例子。当年一夫当关万怪莫开的手机霸主,在淡出市场多年后想卷土重来,能打的一大旗号就是情怀。可是,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即使大家还记得这个品牌,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了情怀买单。或许,大家在未来面对贴牌机时,连情怀都被淡化了。
生态
过去,生态一词常常在各种政府文件、公告中出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打造绿色环保生态圈;产业全生态布局……但不知何时起,构建生态化成了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的方向,动不动就要完善生态系统、拓展生态版图,还会就如何正确理解生态而争论不休。现在,视频、体育、手机、电视、电商、社群等等,似乎每一个产业,都缺一个生态系统来运营。
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生态化对大多数产业是有一定的必要的,生态经济正在成为趋势。但是,这却不代表谁都能轻而易举构建个生态系统玩玩。更不是出几款智能产品就是一个生态圈,扩展一项业务就开拓了生态版图。生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乐视控股联合创始人刘弘对生态时代的解释是:第一层是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将战胜专业化的分工;进而将进入第二层含义,带来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用户价值链重构;最后一层是进入共享经济状态,即依照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最重要的变化。这些概念引入到互联网企业实际的业务运营中,更是不容易。
其实,生态系统的概念延伸到多样化的互联网产业,从理念的角度看,是没有错的。但值得质疑的是,在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有几个能真正撑得起自己的生态理念?
IP
这里的IP是指“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这个概念近几年在中国被炒的炙手可热,而IP概念也从文学财产,衍生到电影,漫画,游戏等产业。现在各大文化产业公司基本都在围绕着IP转。不可否认,在文娱快速发展的过程中,IP则成了核心要素之一。但是随着热度膨胀,这个概念似乎又要被玩坏了。很多人认为有了IP就掌握了大把的利润,其实不然。
目前来看,各大文化产业实际缺乏对于IP运营和跨媒介设计,IP开发角度局限,收益局限于作品本身以及原产媒介。从IP出发的商业化路径狭窄,商业模式存在重大缺陷。而且,大家更多地是消费IP,而不是创新或创造IP。这使得真正有价值的IP越来越缺乏。总之,IP热其实也没那么“热”。刚需
随着O2O的火热,刚需一次也被企业大量运用。很多产品最初都是想通过解决用户痛点,发掘用户刚需来创造机会,挤进市场。然而,被用的多了,“刚需”的本来意义也被严重扭曲了。现在来看,其实很多当初热炒的“刚需”,由于用户需求和产品服务严重不对称,都成了伪概念。像现在很多处在尴尬位置的O2O上门服务、共享经济企业,都是深受“刚需”之害。不懂用户,把握不住市场,看起来再刚性的需求,也会变为伪需求。
所以,用户、企业对刚需的理解,都在不断变化;高频的需求不一定就是刚需;不同人群的刚需也不尽相同。互联网企业要赢得用户,还需要深入研究。
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是随着互联网网站建设根生出来的名词。在传媒界尤为火热。维亚康姆公司(viacom)总裁雷石东是这样阐述的:“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不止中国,内容为王在美国也一度收到追捧。比尔盖茨也多次提到过这个概念。
现在,内容为王除了传媒行业,在视频、IP、VR等文化娱乐产业方面也时常被提及。
不过,随着新媒体的强势涌入,传媒界人士对内容为王的定义也有那么一丝动摇。
内容为王强调的应该是优质的原创内容。然而,本着这个原则,很多企业往往在恪守内容为王的路上,找不到正确迎合这个时代的方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法则在现在已经不适用了。好内容就像是一个产品,需要包装、营销和用户口味分析,才能传播出去,产生价值。
总之,不是有了内容,所有的问题和挑战就能迎刃而解,运营模式和营销也很重要。其实重视内容营销的趋势在一些电影宣传中就已经有了体现。而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机制也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联席CEO
随着去年互联网企业合并潮的爆发,联席CEO模式成了两个合并公司的普遍的暂时性选择。58赶集、美团大众点评、世纪佳缘百合网等合并初期都是这样的决策。
但实际上,联席CEO模式在国内属于中看不中用的,大多数联席CEO只是个幌子,一家合并后的企业到后期往往只会留下一个狼性领导人。杨浩涌、张涛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国内众多联席CEO模式大多是出于业务考虑,所有合伙人都需要拥有看上去同等的头衔,因此才如此设定。而这样的状况也不会长久。因为两家业务相似的公司合并在一起后,联席CEO的分工、权利决策都容易出现冲突。所以最后,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方出走,一方真正当家作主。
所以,现在联席CEO的本质已经变化,又是一个被玩坏的词!
颠覆 超越
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使得人们也格外浮躁和夸张。很多企业动辄就颠覆传统行业、超越竞争对手,其实,往往八字还没一撇呢!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初创企业蹭蹭往出冒出来的市场环境下,一些没有太多实力的企业不得不选择口出狂言、夸大事实来吸引人眼球的。这样的无奈可以理解,但这里还是要建议一下:先修炼内功、自我颠覆,再挑战对手,否则,不小心就被大企业“颠覆”了。
另外,传统行业也不是轻易就能颠覆的。互联网企业侵入性强,但是对用户和市场接受度来说,却没有那么容易很快适应。传统行业还是有其自己的一方领土。很多传统企业也渴望能转型为创新性的互联网企业,或许,二者完美结合才是最优解。
格局 先不考虑赚钱
格局和先不考虑赚钱,在创业者这里,也被“糟蹋”的一塌糊涂。谈到盈利模式,他们往往会回应——我们先不考虑赚钱;提及商业模式,他们也能就格局高谈阔论。
其实,格局是个好词,大气、专业。然而,要是老被用来吹,就不好玩了。做人、做事、做产品,没有格局不行,但是,格局的体现,还是要通过实力来呈现。创业,也是一样。
而“先不考虑赚钱”,如果是财大气粗的大企业,说着或许有人会信。但是对初创企业来说,盈利还是主要考虑的问题。一开始,盈利模式的基调不稳,就很难再后期取得长远发展。先不考虑赚钱的话,光靠融资,养活不了企业或产品。往往结局都会是烧光钱而灰溜溜地下台。而且,现在的投资人也很机智,如果产品先不考虑赚钱,他们也很难相信你,并把钱投给你。投资人都喜欢听好故事,起码,故事先要讲好了。
{:1_8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