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我们恩平居然有这么美的“海上森林”!景色这么美..
说到“海上森林”,大家就一定想到红树林。对的,在我们恩平,有一片珠三角连片面积最大、保护情况最好的红树林,这道绿色屏障,维持着我们家园的生态平衡。它就是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http://mmbiz.qpic.cn/mmbiz/qjuMUehp5CZ4zgI5IbMcWTWtR772ib8pAhx2lNx4vicEAagw6nYh0ABuwWSZh7X56H75vkhkdW9Q8PHuyTPsMsR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http://mmbiz.qpic.cn/mmbiz/qjuMUehp5CZ4zgI5IbMcWTWtR772ib8pAdBsWCxiamS44yuia7cIg1jxj2LpQfMGNXoS0V9sejSePOJjdzOYG2hK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江门广播电视台倾情力作,用飞行的视角,在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的上空给小伙伴们拍摄到了从未见过的海上森林之美!
一定会让你为之震撼!一起跟随飞翔的眼睛,揭开广东镇海湾天然红树林的神秘面纱吧↓↓↓
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位于江门市西部沿海镇海湾范围内,初步规划将镇海湾沿岸的深井、北陡、汶村、横陂等地红树林纳入规划范围。湿地公园总面积约为15.12万亩,其中湿地面积5.26万亩,红树林面积约1.6万亩。在东西两岸设立6个入口,各个入口间充分利用省、市、县道公路、轮渡和潮人径等方式进行接驳,其中潮人径152公里,水上路线62公里,构建成多方式、大布局的游憩、观光、慢游系统,便于游人近距离地接触湿地植物。
镇海湾的天然红树林主要以桐花树、秋茄、海漆、白骨壤等树种为主,在消浪护岸、净化海水、保护海洋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红树林里的动物主要是海生的贝类,还有各种岛类:白鹤、黄鹤、水鸭、白鹭、海鹰、夜游等,多半属水鸟和海鸥一类,也有一部分陆栖鸟类出没于红树林带。
建设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将大大提高全市红树林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将推动我市“创森”工作,为“创森”增添一颗璀璨的“海上明珠”。
http://mmbiz.qpic.cn/mmbiz/qjuMUehp5CZ4zgI5IbMcWTWtR772ib8pA0evxrcA6SZ5ynQlYgxXvLu83dPJMfjtiaiaG33Pt0FGviapiakzebiahial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红树林的这些事http://mmbiz.qpic.cn/mmbiz/qjuMUehp5CZ4zgI5IbMcWTWtR772ib8pASvicvlk0RK2hV0ujwBO6HIuo8Cu7dLBiaSVgZMoDI1oJyRMyTMjZk4V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1
什么是红树林?
红树林(Mangrove)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
2
看起来一片绿色,为什么叫红树林?
组成红树林的主要植物种类是红树科植物,如木榄、秋茄、海莲、角果木、红树等,它们的树皮富含单宁酸,都可提取红色染料。因此,红树林名称只与树皮有关,而与花、叶颜色无关。
3
红树林有哪些作用?①生态效益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有红树林存在的海域,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因为红树林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有诗人曾热情洋溢地赞美它们:“红树林——根的迷宫,防浪护堤的铜墙铁壁,天然的污水净化厂,海洋生物的伊甸园。”②海岸卫士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功能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但红树林只能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在我国浙江沿海以北,就只能另寻其他树种了。③药用价值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为人们带来大量日常保健自然产品,如木榄和海莲类的果皮可用来止血和制作调味品。在印度,木榄和海莲类的叶常用于控制血压。据说红树林的果汁擦在身体上还可以减轻风湿病的疼痛。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用红树林的果实榨的油,用于点油灯,还能驱蚊和治疗昆虫叮咬和痢疾发烧。
4
红树林的保护工作
红树林是中国保护物种,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一些地方的红树林面积锐减,原始生态环境也遭到多种人类活动的破坏,对红树林的保护非常有必要。( 出处 == 委國僑報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