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sef这双明亮的大眼睛一直在我脑海里眨巴眨巴,好像有好多故事诉说
促使Yusef退学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认为土耳其学校的老师并不友好,不仅朝他们吼叫,有时候甚至拳脚相加。现在他在饼店已经工作一年了,然而家里在工作的不止他和爸爸两个人,他年仅11岁的弟弟,和爸爸一起在附近工作。 我问他:“如果你和弟弟有机会去上学,你们会选择去上学吧?” Yusef犹豫了一下: “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如果我不工作的话,家里的生活就举步维艰。在土耳其生活成本高昂。如果我们自己不工作赚钱,不自食其力,谁来帮助我们呢?” 我看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小小年纪的他肩膀上承载的东西太沉重了。 “What's your name?”他突然蹦出一句英语。 我很诧异,告诉他我的名字,想继续和他交流下去,因为这是我们唯一不用第三者翻译就能沟通的语言:“Bravo! You can speak English!?” 不过Yusef没有能继续用英语说下去,转而用阿语解释到,他之前在叙利亚上学时,学过一些英语,他喜欢学习英语,因为这样他可以和外国人交流。但是现在已经好久没有接触过英语,这一句是他记得的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 临走时,他说的一句话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他说:“我想回到叙利亚,我想去上学。” 在土耳其,像Yusef这样的童工大有人在,他们的工时和正常的成年员工一样长,但是他们得到的工资只有成年人的一半。不过,最悲哀的不是工资减半,而是他们本该在校园里度过的这一段时光,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 如果没有战争,Yusef本该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在中学继续学习文化课程,做着他最骄傲的梦,而不是在小小年纪为了生存烦恼,一天12小时拼了命地工作; 应该在他思念的家乡——叙利亚的天空下,自由自在地奔跑嬉笑。 因为战争,他本可拥有的一切都化为泡影,很不幸,他们是被国家和时代遗忘的一代——A lost generation。
临走前,我们和这群可爱的叙利亚人的合影(Yusef:右三,是店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员工)
迷茫的青年:不喜欢谈未来 20岁的阿卜杜拉是一个“诗一样的男生”,他喜欢大海和自然,也喜欢写诗,他们还把自己写的诗朗诵下来录成小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站。谈到写诗,他说: “人们总是在生活中产生一些感慨,有的人选择记录有的人则不会。记录的人用不同的形式,比如唱歌、跳舞、写诗,我只是喜欢用写诗来记录内心的感慨。”
阿卜杜拉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他朗读原创诗歌的视频《 ؟كَيف》 (《如何?》)
初见阿卜杜拉,你完全不会把“叙利亚难民”和他联系起来,这个男生阳光开朗,待人有礼温和,他怎么能像是新闻里的难民呢?可是随着聊天的深入,这个男生不安的情绪和内心的无奈开始在他的眼神和话语中一点一点流露出来。他看起来不像难民,但是难民的标签从他离开叙利亚的国土开始,如影随形。
阿卜杜拉(左一)在社交网站上分享我们的合照
2012年,叙利亚国内局势不断升级,阿卜杜拉的家乡阿勒颇在炮弹中被炸得满目疮痍,他逃亡到埃及,也去过黎巴嫩,最后留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暂住下来,他以为很快就能回到叙利亚,重新开始生活,没想到,一年过去,又一年过去,今年已经是他在土耳其生活的第五年,叙利亚局势完全没有好转的迹象。土耳其和叙利亚中间只隔着一条边境线,但他,怎么也跨不过去。 他们家有6个人,4个孩子,14岁的妹妹是家中唯一一个还在接受教育(初中)的孩子。他想上大学,但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只能作罢。作为难民,他没有机会在土耳其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目前他在理发店做学徒,然而因为他的身份,连这份职业也是非法的。 摄影,是他的另一个爱好。他喜欢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感动,他的生活已经够糟了,他说拿起相机的时候,他可以看到不曾发现的世界美好的一面。但是原本“烧钱”的摄影,对于他来说,太昂贵。现在他手里仅有的一台二手单反还是攒了一两年的钱才买到的。
阿卜杜拉和他最宝贝的相机
阿卜杜拉说他和他周围的叙利亚朋友只想过好眼前的生活,不喜欢谈未来。 “未来?我的未来在哪里?我不知道。” “我能回到我的祖国吗?” “我的祖国还会一直存在吗?” “如果说没有梦想的话,一定是在撒谎,我想做一名摄影师,但是现实情况太复杂了。我的梦想随时可能就被一颗导弹摧毁。” 如果没有战争,阿卜杜拉应该还在上大学,拿着他不用攒两年钱就能买来的相机,做着他摄影师的梦,在他的追梦路上奋力地奔跑着。 可是“梦想“在战争面前,无足轻重; “未来”这两个字,对于这个20岁朝气蓬勃的青年来说,太沉重了。 不安的晚年:开饼店的老人 这位来自叙利亚的老爷爷,是我们买早饭经常光顾的饼店负责人。我们的活动中心在叙利亚难民聚居区,饼店就在中心500米左右的街道边。第一次去饼店,就被他慈祥的笑容打动,花白的头发,戴着一副镜片擦得锃亮的眼镜,待人温和,这位老人就像是自己的爷爷一样温暖。
我的伙伴丁玲和叙利亚老爷爷的合照 图/贺漫江
来土耳其之前,他是一名厨师,幸运的是,现在还干着老行当(据我们访问了解,很多叙利亚人来到土耳其后,由于环境变化、语言不通,大都做着“简单劳动力”的工作,比如叙利亚的工程师来到土耳其之后,他的工作很可能就是建筑工人),在经营一家饼店。 老爷爷家里有6个孩子,除了3个已经结婚的孩子,其他3个孩子和他生活在一起,但本该在上学年纪的他们没有机会上学,都在工作。他说:“在安卡拉生活太难了,物价很贵,每天必须要工作很长时间(13小时+),才能养活全家人,在叙利亚不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战争,这位快六旬的老人应该有能力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等着退休安享晚年生活; 应该和孙子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但是现在,他担心不能上学的孩子们,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他挂念远在他方的孩子和孙子,终日不能相见;他在担忧已经离开5年的祖国,是不是再也不回去了。 叙利亚这个词的阿语本意是“白皙的美女”,7年过去,她的风韵不再,这片国土被炮弹摧毁,满目疮痍。一场战争,无数人的命运轨迹也因此发生巨变。孩子无学可上也没有五彩斑斓的童年,青年不敢去放手追求梦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没有幸福,只有不安。 如果个人的前途未卜,眼前的困境堪忧,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在哪里? 假以时日,叙利亚国内统一,和平到来,祖国等着他的子民重建家园,谁去重建?没有学上的孩子吗?不敢追梦的青年吗?无法安度晚年的老人吗? 感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但也不要忘记,在并不遥远的中东,风云起,炮弹飞,可怕的战争从未走远。愿和平早日到来,叙利亚没有战争。 (本文作者贺漫江是“共同未来”的志愿者。“共同未来”成立于2016年9月,是致力于帮扶叙利亚难民儿童及青少年的国际志愿者服务项目,目前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国际法促进中心(CIIL)的共同指导下开展工作。) 来源:共同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