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0
精华0
回帖241
个人主页
推广点6
元宝1970
威望3842
深海的明珠
- 元宝
- 1970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15-8-17
- 在线时间
- 9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12-27
|
马上登陆,查看更多图片,结交更多委国朋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委国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不死鸟 于 2015-11-16 00:36 编辑
战争的第二阶段。
日军挫败之后,为争取喘息机会卷土重来,通过明朝主和派的沈惟敬提出议和。但无理要求朝鲜南部的四个道割给日本,朝鲜国王对日本宣誓效忠,王子、大臣各一人赴日本留作人质,明朝公主嫁给丰臣秀吉等条件。(好一只不要脸的疯猴子)由于日方并无诚意,谈判从1593年4月开始,拖延三年多而告破裂。
战争的第三阶段。
1597年2月,秀吉认为日军已经有能力再战了,但首先他要设法除掉李舜臣。1597年1月,小西行长用秀吉的计策,派人在汉城散布谣言,陷害李舜臣,结果李舜臣被捕入狱,被押送到京城。得知反间计成功后,秀吉立刻于2月21日再度调动14万陆军和数万水军侵朝。
7月7日,九鬼嘉隆一举重创元均为首的朝鲜水军,又配合陆军水陆夹击漆川岛的朝鲜水军,朝军几乎全军覆没,日军完全控制了制海权。
1597年14万日军会合釜山兵力后向南原和全罗道推进,2月日军在闲山获胜后攻南原,南原驻有明军3000,日军夜袭,明将扬元半夜惊醒赤脚逃跑,明军全军覆没。游击陈愚褒驻全州,害怕不敢发兵,闻南原失守,弃城北逃,汉城告急!万历帝得知南原兵败,大怒,派兵征讨。命麻贵为备倭总兵官,杨镐为经理朝鲜军务,兵部侍郎邢玠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五月,麻贵统兵1.7万人先渡鸭绿江,邢玠征调四川、浙江、蓟州、辽东、宣化、大同、山西、陕西及福建、吴淞水兵继进。
明军过境后和权栗都的1万名朝鲜军会合,向南进发。明军前锋一路急行,于9月抵达汉城,并于日军交战,斩日军数众,使日军稍退。后联军主力到达,并分守汉城外围的要害地区。9月底明军败日军于谡山和青山。由于地势不利,日军十数万围攻汉城不克,又听信明军谣言,以为明军真的调南北陆军七十万入朝,而福,广,浙,直水兵会直捣日本。不敢进,日将小西行长退守顺天,加藤清正退往蔚山,黑田长政退往梁山。这时明将邢玠和麻贵统兵四万和朝鲜权粟元帅会师,组成中朝联军,大举南进。
由于大敌当前,朝鲜举国上下一致强烈要求重新启用李舜臣。朝鲜国王迫于形势,不得不顺应民心,重新任命李舜臣为三道水军统制使。而此时,当年扬威海上的威武水师,现在只剩下可怜的12艘军舰。李舜臣到任后,在全罗道右水营着手重建海军,8月28日,李舜臣指挥这支小小的海军,毅然投入鸣梁海战。
在鸣梁和珍岛碧波亭之间,有一水流湍急的海峡。李舜臣乘退潮时派人设置了铁索与木桩。日本海军打败元均舰队后,企图在朝鲜水师重建之前将其彻底摧毁。9月16日,日军藤堂高虎率领330余艘战船和2万陆军从兰浦出发,准备趁涨潮时进入鸣梁海峡,向朝鲜水军发起攻击。 大战当前,李舜臣将许多民船伪装成战船,列于水营战船之后,以迷惑敌人,自己亲率12艘战船引诱敌人驶入鸣梁海峡。一场恶战,击沉敌人指挥船和其他战船2艘。日军主将来岛通总被杀,阵形大乱。这时已开始退潮,海水湍湍东流,朝鲜战船趁势猛攻,敌船招架不住,顺流东撤,但被铁索和木桩挡住去路。朝鲜战船抓住有利战机,奋力冲杀,击沉敌船30余艘,毙敌4000余人,重创了日本舰队。鸣梁海战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日军的海上进攻,而且使敌陆军也不得不龟缩在南海岸的狭小地带。
11月,总督蓟辽军事的明兵部尚书刑玠大会诸将商讨进军计划。在军议上明军将领们认为:如果消灭盘据于南海岸的强敌加藤清正,则泗汌方面的小西行长当不战而退。于是明军“分四万人为三协,副将高策将中军,李如梅将左,李芳春、解生将右,合攻蔚山”。12月23日中午,李部与日军在距离蔚山二十里处的海边遭遇。李如梅和副将杨登山率大部队设伏,命令游击摆赛带领一小队轻骑兵出发诱敌,日军轻率追击,被诱入了伏击圈,明军奋勇冲杀,斩首400余级。日军大败,仓惶退入蔚山城。联军乘胜直抵城下布阵。24日黎明,联军开始了第一次攻击,军中大炮齐放,震天动地,硝烟弥漫直冲天空。城中的房屋纷纷中弹起火,加之此时北风大作,大火借着风势蔓延开来。日军抵挡不住,蔚山城中一时火光冲天。游击茅国器领兵奋勇突破两重木栅,但因蔚山地势太过险峻,火炮射角受到限制,无法有效支援攻击。而日军凭借地势居高临下以火枪射击,火力非常猛烈。联军终于没能突破第三道木栅,不得不在日落时分收兵回营。此日,联军共歼敌900余人。联军方面,明军中的浙江兵阵亡700余人,朝鲜军阵亡200余人。
25日,联军发动开始了第二次攻城。双方的争夺异常激烈。下午,东面的高策军曾一度攻入城内,大约十来名士兵冲上了城头和日军展开了肉搏战,因为后续部队又被日军的火枪火力所阻无法与其汇合,寡不敌众而全部战死。联军的第二次攻击有失败了。正当杨镐整顿队伍准备再战时,四十多艘日军战船出现在太和江的下游蓝江的江面上。杨镐急令浙江兵2000,骑兵1000防守太和江岸。这天夜里,联军的哨兵抓获了从城中逃出的被掳朝鲜人,经盘问后得知城中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且城中无井,日军全靠雨水维持。杨镐派人携带令剑和赏功旗、免死帖前往招降加藤清正。清正对使者:“欲为降附,而时未知朝鲜许降与否,未敢即降。若与朝鲜相讲,则当即投降。“杨镐认为这是加藤清正的缓兵之计,断然拒绝。
接下来的数日内联军继续进攻,每天都要发动了三到四次冲锋,但都被击退。与此同时,日本守军也已到了他们的极限,据大河内秀元的记载:到了正月1日(1598年),蔚山日军已经没有一人能把话讲清楚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成了原始人般的嘶鸣。
正月3日,顺天方面的小西行长终于经由西生浦赶来增援,杨镐一边调遣李如梅所部去抵挡行长的援军。一面指挥全军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从三日午后一直战至四日凌晨,明军共战死700余人,受伤者过3000人。
正月4日,岛津家水军自釜山来援 ,杨镐一见日军大军云集未及下令退兵就带头先逃,致使联军全军潰散,小西、岛津及城中各军在后掩杀三十里方止。明军伤亡数字众说纷纭,从3000直20000。按李如梅的朝鲜接伴使李德悦所记:“本月初四各营回军事,则已为驰启矣。当日诸军撤还之际,水陆倭贼合兵追击,至于三十里之外。唐军死者无数,或云三千,或云四千。其中卢参将一军,则已在后几近覆没云。而军中讳言,时未知其数也。大抵无端撤军,贼乘其后,苍黄奔北,自取败绩。弓矢蹬杖,投弃盈路,以至籍寇。安有如此痛哭之事,言之无及。“此战明日双方损失大体相当,都约10000人。
明军败后被迫退守王京。明廷罢免杨镐,以天津巡抚万世德为经略。双方都调整了战略。秀吉眼见反攻无望,只得继续确保防线,在朝鲜南部站稳之后再蚕食朝鲜。而明军虽经蔚山惨败,但主力未损。2月,陈璘、刘綖、邓子龙率江南水兵相继开赴朝鲜。九月初,援朝明军增至9万人,朝鲜水军也得到了加强(已有5000余人)。统帅邢玠当机立断,逮捕内奸沈惟敬,大会诸将,向屯据东南各地的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东南会战.分兵三路,同时进攻三座要塞:蔚山、泅川、粟林。而明水军和李舜臣的联合舰队合力应战,完全控制了南朝鲜海的控制权,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迫使日军退守朝鲜半岛的南端岛山。
这时候在朝日军只有6万人,而中朝联军则有11万之众,明显占有优势。日军盘踞朝鲜半岛已有七年之久,在沿海分布三处,战线长达千余里,士兵疲于奔命,供应不足,士气低落。日军与明军交战往往“举阵惊骇奔散”,投降者愈来愈众。
1598年8月18日伏见城内,征战一生的丰臣秀吉因为朝鲜战争的失利,羞愤积郁,终于在伏见城死去。丰臣秀吉遗命从朝鲜撤军。五大老决定密不发丧,以丰臣秀吉名义指示在朝各军撤退回国,争取最体面的议和。日军的撤退部署是:东部驻西生浦、梁山、竹岛各部,于十一月先行撤退,在釜山集结,候船返国;中部居昌的日军,就地上船返回本国;西部驻顺天、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待东部日军撤离后,分头到巨济岛集结,再乘船返国。并且约定十一月十五日为最后撤退期限。
从九月起,中朝两国海军不断在海上截击撤退回国的日军舰队,使日军遭受巨大损失。小西行长被李舜臣截住,难以回国。小西行长进退不能,提出和谈,遭拒,只能坚守城堡,等待援军。十一月十五日的最后撤退期限已至,日军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小西行长准备厚礼送至李舜臣营中,希望和谈,还是遭到拒绝。绝望的小西行长向岛津义弘求救, 岛津义弘接到小西行长的求援信后,当即率领船队,于十八日夜乘月色向露梁海峡疾驶,企图突入光阳湾,解小西行长之围。中途与从南海开来之宗智义部船队会合。两支船队会合后,共有兵力万余人,舰船500余艘,于午夜开始通过露梁海峡。
陈璘、李舜臣获悉日援军西进的情报后,立即着手调整部署,决心在露梁以西海域,包围和歼灭救援之敌。由老将邓子龙率兵1000,驾3艘巨舰为前锋,待日军舰队通过海峡后,迂回到侧后进攻,断其退路;主帅陈磷率明军主力为左军,泊于昆阳之竹岛,李舜臣率朝鲜水师为右军,进泊南海之观音浦,待机与明军夹击日军。
18日深夜,岛津义弘舰队主力驶至露梁以西海面,进入中朝联合舰队的伏击圈。联军三面合围,在露梁海与日军展开激战。此时,“月挂西山,山影倒海,半边微明,我船无数,从阴影中来,将近贼船,前锋放火炮,呐喊直驶向贼,诸船皆应之。贼知我来,一时鸟铳齐发,声震海中,飞丸落于水中者如雨。”(《柳成龙惩毖录》卷二第六十八页)联军驾船逼近日舰,跃上敌船,短兵肉搏。北岸邓子龙率士卒300登上朝鲜船,奋勇冲杀,由于众寡悬殊,邓子龙部旋即被日船包围。“子龙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气弥厉,欲得首功,急携壮士二百,跃上朝鲜船,直前奋击,贼死伤无数。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子龙战死。”(《明史·邓子龙传》)战至中午,陈磷派水师副将陈蚕、游击季金率部来援。与此同时,中朝联军水师左右两路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大岛以东海面之日船队主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朝鲜李忠武公行述》对这场战斗作了生动的描述:“两军突发,左右掩击,炮鼓齐鸣,矢石交下,柴火乱投,杀喊之声,山海同撼。许多倭船,大半延燃,贼兵殊死血战,势不能支,乃进入观音浦,日已明矣。”陈璘率主力与李舜臣夹击日舰,施放喷火筒,焚毁日军大部分战船。日军跳水登岸,又遭陆上明军截杀,死伤大半。陈磷也率中国水师赶来支援,用虎蹲炮连续轰击,日船纷纷起火。在一片混乱之中,日军仍垂死挣扎,拼命反击。李舜臣领先督战,中弹牺牲。其子秘不发丧,鸣鼓挥旗,代父指挥,继续同中国水师并肩战斗。陈璘乘胜挥师西进,焚毁日军准备撤退的船只百余艘,并与陆路刘綖军夹攻顺天日军。小西行长率余部逃脱。
海战从11月18日夜开始,持续到19日中午,整个露梁海面,火光烛天,炮声阵阵。中朝联军,浴血苦战,取得了击沉敌船四百五十艘、歼敌一万五千的彻底胜利。日军“粮物浮萍,尸体塞海”。 敌酋岛津义弘挟所剩五十多条破船狼狈逃窜。历时七年的壬辰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神宗以朝鲜事平,下诏宣告,朝鲜遣使贡谢。神宗回赐彩币,诏谕朝鲜国王李昖:“吾将士思归,挽输非便,行当尽撤,尔可亟图。务令倭闻声不敢复来,即来亦无复足虑”。(神宗实录》卷三三四)朝鲜重整河山,视大明为再生父母。宣祖李昖说:“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宣祖实录》卷37)。后来韩国朝野在满清高压之下依然“潜通明朝”,“奉明正朔”等等,平倭之恩为其主因。《李朝实录》所载朝鲜仁祖上皇太极书说得再明白不过:“曾在壬辰之难,小邦朝夕且亡。神宗皇帝动天下之兵,拯济生灵于水火之中。小邦之人,至今铭镂心骨。宁获过于大国,不忍负皇明。此无他,其树恩厚而入人深也。”铁血军事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