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登陆,查看更多图片,结交更多委国朋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委国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将于2月份启动“关爱共享计划”,向未在财政预算案中受惠的市民每人派发4000港元,预计有280万人获益,财政支出约113亿港元。 申请人士只需填写包括11项个人资料的表格,并提交身份证、住址证明及收款账户等3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经核实无误后即可获得该笔津贴。 符合条件的香港市民,填写表格后可申请补贴(图/香港文汇报) 近些年来,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常态化给市民发放各类津贴补贴(被港澳媒体形象地称为“派糖”),用“有钱任性”来形容并不为过,常能引来内地同胞的羡慕。然而,“派糖”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福利工程,在港澳地区存在一定的争议,发放方式、受惠人群也随之数次调整。如何把好事办好、让更多的市民满意,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澳门从2008年开始“无差别派糖” 2008年,澳门特区政府开始实施“现金分享计划”。当年实施这一计划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加剧,整体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市民的民生开支不断增加。受益于博彩业的兴旺,澳门特区政府却“不差钱”,始终保持着较为充足的财政盈余。 2008年度现金分享计划支票 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的何厚铧在推出该计划时强调,这并非社会福利,而是临时性的分享措施,旨在让居民分享经济成果,以及对抗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首次发放时,澳门永久性居民每人一次性领取5000澳门币,非永久性居民每人一次性领取3000澳门币。 澳门立法会议员吴国昌曾说:“派开就唔可以停,你一停就会俾人嘈(只要开始派钱就不能停了,你一停下来就会被人指责)。”事实也是如此,尽管澳门特区政府多年来一再强调“无差别派糖”是临时性的措施,但经过连续11年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制度化安排,其金额根据经济、通胀和政府财政盈余情况而作出动态调整。 2018年4月27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签署第8/2018号行政法规《2018年度现金分享计划》,明确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领取的津贴分别为9000澳门币和5400澳门币。9月14日,派发工作宣告完成,经自动转账领取津贴的有33.3万人,经支票转账37.4万张,合计金额达61.7亿澳门币。 根据崔世安发布的2019年度施政报告,今年发放津贴标准将上涨至永久性居民10000澳门币、非永久性居民6000澳门币。 对于澳门特区政府每年“派糖”的举动,一些内地专家曾作出批判。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教授戴伟表示,澳门直接发钱的做法不可持续,只是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的一种选择,但如果作为制度化的手段并不是很好。 中山大学专家岳经纶认为,这一措施表面上看似公正,实则是对公共资源的不当运用,是一个懒政的方法。 对此,澳门大学助理教授陈建新博士认为,懒政这种说法实际是老生常谈,从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要关注实施该项政策的原因,并非纯粹讨好市民。 对于普通澳门市民来说,直接派发的红包只是他们享受到的福利政策的一部分。澳门市民享受的福利待遇之优越,在全世界都是排名前列的。比如: 澳门特区政府在每名合格的永久性居民的个人公积金账户中放入10000澳门币的启动金; 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学生都会获得不同额度的“书薄津贴”、就读大专和研究生还有学习用品津贴、生宝宝有“出生津贴”、低收入受雇人士有“积极人生服务计划”和“社区就业辅助计划”; 每人每年可领取600澳门币的医疗券,可在私人诊所使用; 每个住宅每月200元电费免费的补贴; 等等。
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调查显示每年派发津贴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民生政策之一。 我们也要看到,澳门靠发达的博彩业获得丰厚的财政收入,采取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积累较高盈余,城市规模小、人口总数不高,这些因素决定了澳门政府可以承担起高福利政策的高额财政成本,但这样的政策很难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