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13|回复: 0

人物评说:西奥多解决委内瑞拉风波与鼓动巴拿马起义

[复制链接]

517

主题

2767

回帖

7万

积分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雷人的BOSS

元宝
38901

注册时间
2014-5-16

在线时间
15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4-23

发表于 2021-3-19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登陆,查看更多图片,结交更多委国朋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委国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引言

1902年11月25日,美国国务院接到了英国、德国准备封锁委内瑞拉的正式通告。美国国务卿约翰·海对这种情况表示遗憾,希望能够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这种国际纠纷。

同日,美国的欧洲舰队与南大西洋舰队接到指令,向委内瑞拉附近的公海驶进。12月4日,海军部长穆迪下令在委内瑞拉领域的战舰集结起来,组成拥有81艘战舰的联合舰队。12月7日,德国与英国对委内瑞拉的态度没有丝毫软化,他们决定关闭领馆,付诸武力。

12月8日,西奥多在白宫会见了德国驻美大使德·霍勒本,表明美国政府在拉美问题上的立场:若是德军对委内瑞拉或加勒比海沿岸国家采取任何入侵行动的话,那美国政府有责任武力介入。他希望大使将自己的立场转告德皇威廉二世,并且希望他们在10日内就委内瑞拉的处理问题给予答复。虽然大使一再表示德国是本着“和平”的原则处理委内瑞拉问题的,可是在次日的封锁过程中德军与委内瑞拉舰队交火,重创了委内瑞拉舰队。

图|加勒比海风光

随着德军对委内瑞拉的封锁行动的展开,委内瑞拉问题开始逐渐引起各国舆论的重视。在美国的各大报纸上,都是对德国武力威胁拉美地区安全的报道,民众对德国的敌对情绪骤然上升。在英国伦敦,人们谈到委内瑞拉局势时,都认为英国政府与外国结盟是愚蠢的行为,各种反对冒险主义政策的呼声变得强烈起来。

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德军的嚣张气焰暂时得以压制,他们决定与英国同进同出,不再主动采取单方面的武力行动。就在此时,一艘英国巡洋舰与一艘德国巡洋舰联合起来,对委内瑞拉沿岸进行轰炸。但这并不是英国政府的意思,他们不愿意破坏与美国的良好外交关系。

1902年12月14日,星期日,西奥多在白宫再次会见德国驻美大使德·霍勒本,希望从他这里得到答复。霍勒本却总是转移话题,这让西奥多非常不满,他将要求德国表态的时间期限提前一天。总统的认真态度让霍勒本人很不安,他迅速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威廉二世,并且向国王说明美国海军有能力与德军抗衡。

图|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画像

12月16日,英国联邦议会通过委内瑞拉问题解决提案,认为应该用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终于松了口气,在任何有关门罗主义的冲突中,英国都愿意保持中立。同一天,西奥多举行内阁秘密会议。会议后,美军大型舰队开始向委内瑞拉港口驶进,美国报纸开始大量刊登美军军事演习的进展情况。

12月17日,是西奥多对德国提出的最后期限,德国议会举行秘密投票,决定接受仲裁。两天后,德国与英国正式邀请西奥多就他们对委内瑞拉的诉讼进行仲裁。拉美局势开始缓和,门罗主义取得了胜利。

1903年2月,委内瑞拉政府委托美国公使鲍恩为代表,在华盛顿与德国和英国代表进行仲裁会议。在西奥多的干预下,德国与英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华盛顿议定书》,同意取消武装封锁,归还被扣押的委内瑞拉舰船。议定书规定,对那些经过审议认为理应归还的债务,委内瑞拉用拉瓜伊拉与卡贝洛30%的关税收入来支付。

图|西奥多旧照

在各大强国的压力下,委内瑞拉被迫同意偿付部分债款。后来此案交付海牙国际法庭裁决,1904年海牙国际法庭作出有利于债权国的裁决,并且要求美国负责监督此项裁决的执行情况。《华盛顿议定书》和海牙国际法庭的裁决,成为欧美强国以武力向小国通债的强权行径的法律根据,加强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

处理委内瑞拉危机,是西奥多继任总统后首次向外界实行“大棒政策”。其实那句“大棒在手,温言在口”的非洲谚语的本意是指,一个人应该学会刚柔并济,才能够取得成功。在内政改革方面,西奥多也引用过这句谚语。在委内瑞拉风波平息后,政治漫画中开始出现西奥多挥舞大棒、张牙舞爪的样子。实际上,西奥多对不同的地区采取的外交方式是不一样的。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关于谋取大国地位、维护美国海外经济利益的中心思想却永远不变。

在拉美地区,门罗主义成为西奥多外交的有利武器,除了反对欧洲强国对拉美事务的干涉外,它还成为美国直接干涉拉美各国事务的根据。西奥多开始自诩为美洲文明国家的领袖,将对拉美国家的干涉合法化,认为美国有能力、有义务保护那些弱小之邦。不过,美国的“能力”与“义务”是以维护美国利益为出发点的,为了获得巴拿马运河开凿权,西奥多策动巴拿马反叛;为了加强对古巴的控制权,西奥多派兵镇压古巴国内的反美运动。美国不再是拉美国家所依靠的保护伞,而是成了这些国家的噩梦。

图|巴拿马运河

在远东地区,西奥多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为了保证美国在中国的利益,挑起日本对俄国的敌意,进而牵制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在欧洲事务上,西奥多多次扮演仲裁角色,主动干预各大强国之间的利益争夺。总之,美国开始走出孤立主义,在国际政治争端中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初期,国际关系格局正悄悄地发生变化。英国逐渐没落,德国的国力却大大增强,欧洲势力组合发生了历史性变动。英国想要维护既得权益,德国却积极扩张国家势力,英德矛盾成为欧洲的主要矛盾。1898年,美国在美西战争中的胜利,让欧洲各国政府认识到美国已经不只是个遥远的偏邦小国,它已经有能力参与国际事务了。而英国对美国的主动结交,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地关注起年轻的美国来。西奥多就是趁着这个机遇,将美国推向全世界的。

西奥多是个现实主义者,不会沉溺于空想,他能够把各种计划付诸于行动,在外交方面也是如此。他认识到,一个国家只有军事力量强大才能够获得政治强国的地位,才能够保障国家经济在世界市场获得一席之地。西奥多很关注海权问题,知道海军水平对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性。继任总统后,西奥多扩充了海军,使得美国有能力在国际纠纷中与各大强国进行抗衡。海军实力的增强成为西奥多施行海外扩张政策的有力保障,也是他大棒外交的有力保障。

图|美国总统西奥多在俄日之间周旋

西奥多德良好的综合素养,使得他在外交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对国际形势的理解能力,让西奥多能够发现掩盖在表象下的真相,进而对国际事务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作为一个扩张主义者,西奥多在外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点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上得以体现。西奥多完成了美国外交战略上的重大转变,使得美国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美国开始带着和善的面具充当起世界警察的角色。

1903年8月12日,西奥多收到了一封重要的电报,哥伦比亚议会对美国在巴拿马修建运河的计划提出了相关修正案,其结果与美国政府期待的相差巨大,巴拿马运河计划被迫搁置。在击败英国、法国的竞争后,美国与哥伦比亚政府签订了修建与租借巴拿马运河的条约,没想到如今却受到哥伦比亚议会的阻挠。

图|哥伦比亚省尼斯雪山湖

修建一条洋际运河来打开贯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水上通道,是美国人几百年的梦想。美国东西边境距离大,境内根本就没有合适的修建地点。于是美国将目光放到了中美洲的狭窄地区,想寻找到合适的地点修建运河,可是因外交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机会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根据著名海军战略专家马汉的设想,美国只有在大西洋与太平洋同时拥有适当的海军力量,才能够真正地在世界上获得大国地位。打通阻隔两大洋的陆地障碍成为同时拥有两大洋海军作战力量的关键,西奥多十分重视海军发展,当然知道开凿洋际运河的重要性。在继任总统前,他就提出希望共和党人重视运河修建问题。美西战争爆发后,美舰绕行南美大陆到达古巴的事情给当时的美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意识到开凿一条洋际运河的重要性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更主要的是增强海军战斗力,确保国家安全。

1901年11月18日,在西奥多的敦促下,美国与英国签署了新的《梅庞斯福特条约》,美国获得了修建、管理与保卫未来运河的独占权,同时作出向一切以和平为目的的外国船只开放运河的承诺。这项条约取代了1850年的对未来运河实行英美共管的《克莱顿-布尔沃条约》,为美国独立开凿与管理运河提供了外交保障。

1902年1月28日,国会通过了运河修正案,赋予西奥多选择开凿运河线路的特权,使得运河修建计划正式成为美国联邦政府关注的议题。此时的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已经有能力承担规模庞大的运河修建工程。经过调查分析后,西奥多选择了在巴拿马修建运河。巴拿马地区属于哥伦比亚,必须征得该国政府的同意,才能够在这里修建运河。当时哥伦比亚国内内战连年、政局混乱,美国政府认为这是取得运河开采权的有利时期,打算运用各种手段迫使哥伦比亚政府同意运河修建的事。

1902年6月28日,西奥多签署了《斯普纳法》,巴拿马路线得以最后确定。这时,美国已经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从法国运河公司购得巴拿马运河开凿权,另外还与哥伦比亚政府就购买巴拿马地峡的事情进行谈判。国会在通过《斯普纳法》的时候加入了一条修正案,强调:如果与哥伦比亚政府交涉失败,就用尼加拉瓜路线替代巴拿马线路。法案通过后,那些反对在尼加拉瓜开凿运河的人开始策动巴拿马独立事件,希望用这个手段迫使哥伦比亚接受同意美国开凿运河的事情。

不久后,在美国的支持下,巴拿马人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独立运动。哥伦比亚政府内外交困,希望能够得到美国的帮助,从而平定叛乱。为了借助美国的力量,他们命令文森特·孔查接受美国的苛刻条件,尽快签署同意在美国开凿运河的合同。哥伦比亚舆论一片哗然,孔查拒绝执行这个不合理的命令。

再次接到政府的催促后,孔查以辞职的形式向哥伦比亚政府进行抗议。1903年1月22日,代替孔查成为哥伦比亚驻美公使的托马斯·埃尔兰作为哥伦比亚政府代表,与美国签订了《海约翰-埃尔兰条约》。埃尔兰是一个亲美分子,不仅不顾及哥伦比亚的国家利益,甚至主动将运河年租金由60万美元降至25万美元。哥伦比亚人民对这个条约反响强烈,认为这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于是展开了各种反对活动。

1903年3月17日,在哥伦比亚人民的强烈反对声中,美国国会通过了《海一埃尔兰条约》。哥伦比亚政府因国内反对此条约的呼声很高,又觉得美国政府支付的金额太少,因此迟迟不批准该条约。西奥多认为这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于是很快就失去耐心,便指示国务卿约翰·海对哥伦比亚政府态度强硬些。虽然美国政府不断向哥伦比亚政府施压,但哥伦比亚议会还是于8月12日否决了《海约翰-埃尔兰条约》。现在,美国已经不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巴拿马运河的租借问题。他们开始同巴拿马地区的反叛分子合作,以达到避开哥伦比亚国会,夺取运河开采权的目的。

巴拿马地区的独立倾向是由来已久的,在1821年最终脱离西班牙殖民统治后,巴拿马被迫与委内瑞拉、厄瓜多尔一起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员。巴拿马人对这个联邦国家缺乏认同感,各种独立运动层出不穷。哥伦比亚中央政府不得不多次用武力镇压巴拿马独立运动,结果引起巴拿马人民更强烈的仇恨。

在哥伦比亚政府与美国就巴拿马地区的运河开凿问题进行交涉时,巴拿马人一方面抱怨哥伦比亚在与美国的条约中出卖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对运河开凿的计划充满了期待与幻想。在美国与法国、哥伦比亚为运留租让权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时,巴拿马人意识到哥伦比亚国内激愤的爱国情绪会使运河成功开凿的前景变得暗淡。法国运河公司破产后,巴拿马人感受到自身利益受到巨大威胁。

1903年3月,在西奥多的指示下,美国陆军部长派出情报人员到巴拿马地区协助亲美分子进行独立运动。他们支持大庄园主阿兰戈父子等人成立了“巴拿马爱国者小组”,运筹巴拿马独立的事情。5月,曾任科隆省省长并长期在美国巴拿马铁路公司任职的曼纽埃尔·阿马多·格雷罗加入“爱国者小组”,成为小组首领。

6月14日,美国《纽约世界报》发表文章,为巴拿马独立运动造势,认为如果哥伦比亚政府一意孤行为美国收购法国运河公司的租让权设置障碍,那巴拿马人民为了捍卫自身利益,应该脱离哥伦比亚独立。8月,阿马多到纽约会见了克伦威尔与瓦里亚,得到了美国政府将会支持巴拿马独立起义的消息。瓦里亚转达了总统西奥多和国务卿约翰·海的明确承诺,美国政府将承认巴拿马独立并保护其革命者。

哥伦比亚议会否决了《海约翰-埃尔兰条约》后,美国政府开始加大对巴拿马独立运动的支持力度。9月1日,美国国务院将巴拿马起义需要的文件等物品交给了瓦里亚,其中包括军事计划、秘密电码、独立宣言文林、巴拿马宪法、国旗等等。瓦里亚自己预支了50万法郎给阿马多,作为巴拿马起义的经费。

结语

1903年10月20日,阿马多返回巴拿马,得知哥伦比亚驻军司令埃斯特万·乌埃尔塔斯决定加入“爱国者小组”,这令他欣喜若狂。不久后,又陆续有好几名哥伦比亚军官投向“爱国者小组”。哥伦比亚政府察觉出巴拿马政局的异常,立即派出2名军官率领40名士兵乘一艘炮艇前往科隆,防止发生非正常事变。随之,美国巡洋舰“纳什维尔”号开进科隆港,阻止哥伦比亚军队进入巴拿马。


委内瑞拉最新最快华人时事,尽在委国新闻网. 商品供求,房屋商铺租售,招聘求职,白菜报价,机票行程,居留办理查询.微信客服:vennews00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委内瑞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