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登陆,查看更多图片,结交更多委国朋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委国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旧之年交替之际,横扫韩国各大奖项、且一路漂洋过海在戛纳、英国等多个电影节频频有突出表现的韩国电影《分手的决心》,入围第95届奥斯卡奖最佳国际影片奖短名单,备受关注。 这是今年韩国电影在海外呼声最高的一部,因此被韩国官方选送参评奥斯卡并被寄予厚望,这也意味着,《分手的决心》很难不被拿来与两年前横扫奥斯卡的《寄生虫》比较。 2020年,《寄生虫》斩获4项奥斯卡大奖。当年的颁奖礼上,除了《寄生虫》电影团队,韩国CJ集团副会长李美京跟随团队上台发言,一度被多家美媒认成了某主演,变成大乌龙事件。然而,即便是当时已经喜不自胜的韩媒也不得不承认,没有李美京,《寄生虫》拿奥斯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原因是,《寄生虫》在美国的宣发全是CJ方面出资的。 李美京在奥斯卡颁奖礼发言 一部外国电影要在美国拿奥斯卡并不容易。奥斯卡,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聘请好莱坞公关公司,向学院会员们(即中文互联网上常说的“奥斯卡评委”)游说,成为了每年奥斯卡颁奖礼举办前电影公司的固定项目。 游说的代价是高昂的。早在2017年,就有媒体估计,想要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公关费用就需要1500万美元,这个价格比某些小成本电影的制作费用还高,例如《寄生虫》制作成本才1100万美元。CNN曾估计,一个奥斯卡评奖季,电影公司向会员宣传其影片的总花销高达5亿美元。 因此,不少好莱坞行业人士认为,如今奥斯卡更像是一项电影营销活动,而其宣传方式已然与政治宣传别无二致,电影公司雇佣奥斯卡顾问,就像政治竞选雇佣政治顾问一样。 而这一切,对于韩国财阀来说再熟悉不过。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佳山告诉观察者网,游说美国这条路是韩国现代汽车、三星电子等韩国企业早已无数次走过的一条路,韩国财阀对与美国资本“对接”驾轻就熟,CJ集团本身也是韩国知名财阀,李美京无非是将这条路线复制到了好莱坞。 而韩国对于冲奥的执念,孙佳山认为,“韩流”想要“走出去”显然需要奥斯卡等传统国际性奖项的加持,需要这些“认证”来实现渠道拓展,再加上一部分韩国人有一种荒诞的文化优越感、“高等黄种人”心态,所以他们自然乐于去美国的艾美奖、奥斯卡上“刷脸”。 那《分手的决心》就一定能复制《寄生虫》的成功吗?孙佳山认为,这些奖项都是利益机制协调的产物,要充分重视,但不必有什么执念。 奥斯卡,谁能参与?谁来评选? 《分手的决心》电影是韩国名导朴赞郁暌违六年再次推出的长片电影,讲述了调查一桩谋杀案的刑警张海俊与死者妻子宋瑞莱彼此心动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去年5月,该片在第75届戛纳电影节首映后,收获多家外媒好评,《卫报》将导演朴赞郁比作“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并称赞女主角汤唯的表现非常出色。朴赞郁则凭借该片获得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6月底,该片在韩国上映后,在本土各大电影节收获颇丰。青龙奖、大钟奖、百想艺术大赏(新一届还未举办)被称为韩国“三大电影节”,该片在大钟奖斩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剧本3项大奖;在青龙奖拿下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等6项大奖,成为本届青龙奖最大赢家。 在韩国电影评论家协会奖、春史电影奖、釜日电影奖这“三小”奖项中,最佳导演奖全被朴赞郁收入囊中,汤唯三度封后,朴海日两度封帝。该片也被韩国官方选中代表韩国参与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 奥斯卡如今仍是全球关注度相对较高的电影行业盛宴,那么,在这个知名的颁奖礼上,究竟谁有资格决定一部电影是否是当年“最佳”呢? 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下称“学院”)实行“邀请制”,除那些在电影艺术领域取得非凡成就且受学院认可的终身会员外,学院每年会邀请部分活跃在电影界的人士(即活跃会员),只有受邀人员才有资格参与奥斯卡评选。 最终评奖阶段,各个奖项的评选也不尽相同。就拿电影类核心奖项“最佳影片”和“最佳国际影片”来讲,二者虽然只差了“国际”二字,但评选过程大相径庭。 “最佳影片”由全体会员投票,但“潜规则”是默认颁给英语电影,2020年,《寄生虫》拿下最佳影片,是奥斯卡92年历史上非英语电影首次拿下该奖项。 学院对“最佳国际影片”有严格的数量限制,每个国家/地区每年好电影再多,也只能选送一部电影参与。评选方式是,学院预先成立评选委员会,由其选出一个15部电影的短名单,之后,观看全部15部电影的会员投出5部提名影片,并最终选出一部“最佳国际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