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登陆,查看更多图片,结交更多委国朋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委国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某帖里面,网友夏日阳光对另外一个网友的回复,引来兴趣,之前本论坛有过识得写汉字的外国人,对中国的任何事都持有否定态度出现,虽然该网友已经少出现发表其观点,还有另外的网友事事针对中国的言论,对此仁兄本人了解甚少,不便对其评点,假如你出生地是东8区的,就算你离开原出生地,就算你对那片土地曾经出现的负面现象有多么的痛恨,过去的,已经过去,今日已经出现千变万化的改变,不清楚你有多少时间离开家乡,如果能返回一行,会改变某啲观点。但是,如果该网友身份为某种政治势力的代言人,那么就无论什么道理都不会改变其观点,在此转发某学者的文章,让其他网友去了解民主的另外一面,什么才是中国人最需要的?
台湾最美的风景只能是人,因为……
十二年间,虽然笔者已经七到台湾,但每次都有不同的角度和新的收获,“2016大选”之行自然也不例外。 1月20日,观选活动结束,桃园机场一号航站楼应该10点45的飞机却晚点一个多小时。台湾政治和经济边缘化的国际现实以及大选期间一半以上大陆游客配额被减少,按理说应该没那么多人等飞机,正当我不解为何仍会晚点时,空姐的道歉通知却给了一个非常意外的答案:由于只有一条跑道! 台湾最重要、全岛最具国际性城市台北的机场竟然只有一个跑道,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难怪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曾说,看台北机场就如同第三世界。 台湾基础设施落后是大陆游客普遍的感觉,就是自由派人士到了台湾也只能说“台湾最美的是人”。其实放眼全球,基础设施落后是西方的共性。美国今天的基础设施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当时美国只有一亿多人口,但现在却已经三亿多人了,早就无法满足需求。张维为老师曾拿纽约与上海相比,发现纽约只有公厕一项胜过上海。 至于我本人所在的法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在巴黎乘地铁,因故障而误点几乎天天上演,破旧的地铁设施实在无法和发达国家划上等号。至于第七大城市南特为了修建新机场居然争论了五十多年,到现在还没有共识。 再看看台湾,仅仅51.3公里的桃园机场捷运建了二十年仍未通车,大巨蛋棒球场也是二十多年还未完工,这个效率恰和台湾民主化同步。而同一时期,大陆已经建成全球第一大高铁网——超出全球各国总和,这可和美国军费超出大多数国家总和一拼。可以说台湾民主化多长时间,整个台湾就停滞多长时间。昔日的台湾曾是四小龙之首,现在是之尾。所以2016年1月17日出版的《亚洲周刊》封面就是醒目的“台湾失去的20年”,这是对台湾民主最恰当的评价。任何对台湾民主的赞美,在这个评价面前都会黯然失色,丧失说服力。我实在想不出,一个令台湾失去20年的制度有什么值得骄傲和肯定的。如果从阴谋论的角度,恐怕这也是西方希望中国民主化的动机。我们不妨想一下,假如大陆也停滞二十年会是什么后果?13亿人将是什么命运? 需要说的是,香港回归后一直被海内外自由派否定和批判,但香港的人均GDP仅次于新加坡,位居四小龙第二。请问,被批评的难道不应该是台湾?需要引为榜样的难道不应该是香港? 就在此一刻,我的家乡山东省正在开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未来五年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五年完成180万棚户区改造、新建改扩建2000所幼儿园,2016年改扩建1500所学校。 山东不过是整个大陆的缩影。两岸对比,世人看到的是一个已经失去行动能力的台湾和一个高速前行、活力四射的大陆。 说句很坦率的话,台湾的民主之所以还能玩得下去,还能这样原地折腾,完全是要拜威权时代的经济发展所赐。我们不敢想像,假如民主早搞二十年,今天的台湾会是什么样子?只是很令人难解的是,各界对威权时代口诛笔伐,对今天的台湾却百般呵护。好在大陆民众已经觉醒,台湾“选举”时,美国多家媒体采访大陆游客,结果却听到这样的回答:“也许台湾更自由,但是没有经济基础的自由我不在乎。”(在法国,回答则是没有安全的自由毫无意义)。 台湾、西方都出现共同的停滞,原因并不复杂。一人一票时代,百姓只想分蛋糕,政客也故意迎合。印度虽然有世界上最多的耕地,还是土地私有制,但却是世界上饥饿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客热衷于选举前给农民送钱、送礼品,效果立竿见影,却不愿意投资长远的水利设施。当主要资源用于分配而不是建设的时候,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有发展? 另外西方发展到今天,利益集团已经十分庞大,足以决定国家的经济政策。想建高铁,航空公司和高速公路集团就不答应。民众要么是狮子大开口,要么就是钉子户。谁都知道要想工业化必须先修路,可是印度就只有一条高速公路。所以只要印度有民主,就很难赶上中国。而西方只要民主不发生质的变化,不用十年,中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最后自然是政治内耗。这就是福山所说的否决政治,极化政治。政党之间互不妥协,从理性的反对党蜕变成为反对而反对。台湾虽然是后来者,但却在这一点上丝毫不落后。国民党在野,凭借在“立法院”的多数,杯葛民进党。民进党在野,虽然“立法院”是少数,但凭借“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功杯葛国民党。还洋洋自得“击垮了国民党”,其实击垮的是整个台湾。所以我不只一次听到出租车司机这样的话:台湾的百姓还都是很善良,坏的只有政客,官商勾结。可是百姓能选择的就是这些政客。 曾力推马英九主导的经济示范区的“国发会”主委、中研院院士管中闵面对民进党恶意阻挠之后而愤而辞职。他辞职后找出一篇自己十多年前发表在《中国时报》上的文章,有如下的文字:“此刻的台湾,内部鏖战不休,无暇他顾,以致对外一片沉寂,但只怕内斗结束,推门一看,那个世界已经不是我们原先认识的世界了”。只是直到今天,台湾的内斗还没有结束,尽管世界已经不是原先认识的世界了。今天的台湾已是六缺社会:缺工、缺电、缺水、缺地、缺人才、缺德(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 如果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否能够发展作为标准,西方这一套制度虽然号称民主,但却徙具虚名而已,其早期曾经具有的活力已经丧失殆尽。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讲,大陆的制度才是今天最不坏的制度。只是今天的许多学人丧失了最基本的常识事实理性。两岸如此悬殊的对比,却竟然还要把台湾当作大陆学习的榜样。 台湾内生性的制度问题也是理解这一次“选举”何以如此冷清的切入点。 1月16日是“大选”的投票日。尽管一周以来的阴雨天气终于被明媚的阳光所取代,但仍旧没有改变这是台湾有史以来最为冷清的“选举”。 过去很多人来台湾观选,未必对选举结果多么再意,他们最关注的还是颇有华人热闹特色的选举造势。敲锣打鼓、旌旗飘扬的选举车队、“候选人”声嘶力竭一遍又一遍似乎永不休止的拜票。真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支持者认为是人民的节日,反对者则直斥闹剧。然而,今年的“大选”,尽管可能要政党轮替,份量不同2012年,但冷清却成为岛内外一致的感受。 不仅“选举”过程冷清,根据我本人、其他团友以及其他观选团的团友与台湾社会各界打交道的感受也基本一致:表态不投票的人相当多,甚至有人去投票也只是为了投废票。16日当天在投票所参观时,也明显感觉投票的人并不踊跃。而“选举”后“中选会”的初步估计投票率仅66.2%,是1996年选举以来的最低点。 “选举”如此冷清,以致成为“候选人”之外另一个令人关注的特点。从积极正面的角度看,认为这是台湾民主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一个新兴民主社会走向更为成熟的阶段。确实,今天欧洲和美国,投票率都不高,而新兴民主社会或国家往往存在政治热情过度释放现象导致的高投票率。在经历一定阶段的发展后,选民的新鲜感逐渐丧失,政治热情也随之减退,投票率自然走低。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台湾民主是否走向欧美成熟阶段还言之过早,冷清的原因还是在民主制度本身。 从大的背景来看,台湾已经经历过两度政党轮替,但一个贪腐,一个无能,都令台湾民众极为失望。对民主失去信心的也越来越多。在台湾,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谁上台都一样,反正解决不了问题。 第二个原因则是选情十分明朗,没有多少悬念。民进党蔡英文遥遥领先的态势一直都没有遇到挑战,选举的结果早已人人皆知。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和国民党都没有多大动力去造势,支持者参与的积极性同样不高。 第三个原因则是所有的候选人都是老面孔,蔡英文是第三次参加选举,第二次参加“总统”大选,国民党的朱立伦虽然是第一次竞选大位,但却是政坛老将。当过“立法委员”,担任过两届桃园县长、“行政院”副院长以及新北市市长和现任国民党主席。亲民党的宋楚瑜则自从2000年以来几乎“每次都有他”。这些老面孔自然无法激发选民的热情。 第四个原因则是国民党内部的严重分裂,尤其是换柱风波,极大地挫伤和分裂了蓝营支持者。 本来,朱立伦担任国民党主席以来,最大的突破和成就就是首次以党内民主的方式产生大选候选人,结果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而这个失败竟然也是朱立伦一手制造的:他召开非常党代会以征召的方式,自己取代了洪秀柱。 这样的事例,可谓西方民主出现以来从未有过的。且不说朱立伦此前已经多次庄重声明要把新北市市长的任期做满,绝不参选“总统”,他出来选举本来就缺乏正当性,更关键的是,不管有什么理由,换柱本身就没有合法性。 虽然洪秀柱没有退党,声明“党可以放弃我,我绝不会放弃党“,但却无法对选民产生有效的影响。对蓝营的选民而言,他们不可能转投民进党,但又无法接受朱立伦,于是便消极以对。实际上,蓝营的支持者在台湾是大于绿营——这也是为什么尽管蔡英文一直领先,但却从没有超过45%,还没有超出自己的基本盘。一个过半政治力量的消极,台湾的选情不冷也难。 所以台湾此次“大选”的冷清,并不是什么民主走向成熟,台湾民众对民主的失望、对各政党的失望、一边倒的选情、蓝营支持者的心灰意冷才是根本的原因。 理解台湾的现状,还有一个细节不得不谈。 1月18日,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举办了三场研讨会。分别邀请国内知名学者萧功秦老师、我以及上海的两位教授。台湾政大长期关注两岸,但在台湾却是冷门,每次活动参与的人都不多。这次又恰逢假期,参与的人更是不多。尤其是第三场活动,是临时追加,网站上都没有预告。所以前来参加的一定是非常非常关心的群体。然而,就是这三场活动,却来了一位神秘人士,澳大利亚驻台北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从头到尾一语不发听到底,记录到底。 何以澳大利亚对两岸如此的感兴趣?原因不外两个。一是澳大利亚对大陆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二是澳大利亚和美国互享信息。 我一个是惊叹西方对信息的收集不留死角,一个是感叹台湾身处大国之间的艰难境地。台独人士整天叫嚷台湾的命运要由2300万人民决定,整个台湾岛都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人民还想决定台湾的命运。台湾要想真的能够在国际上有尊严,有地位,无人敢欺负,除了统一还有别的路吗?其实百姓还是很务实,谁上台并不重要,只要生活好,如果统一也能提高生活水平,他们也同样支持。 最后要谈的一件事是台湾方面对我们观选团的限制:不能开记者会,不能在“选举”场上登台,不能支持任何一位“候选人”。一句话,不能参与任何政治性的活动。否则就会被驱逐。应该说,大陆人或者其他国籍的人,在台湾确实没有参与政治活动的资格。不仅在台湾,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是如此,这应该是常识规则。可是为什么常识规则到了中国大陆就会出现双重标准?比如香港“占中”,许多组织者都没有香港身份,持有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国家护照,但却照样组织政治性的抗议活动,甚至是非法的“占中”。而香港政府也不对之进行驱逐——就这样还批评香港自由在退步。更为奇怪的是,没有一个自诩是法治国家的谴责和反对,一向把法治挂在嘴上的自由派人士更是视为天经地义。看来法治也不是真空中的法治,更不是学理问题,而是现实政治。 最后自然是结论。在大国夹缝中的台湾,在经济困境中竭力挣扎的台湾,在民主政治死胡同徘徊的台湾,唯一的出路只能是统一。到今天为止,台湾民主的历史性试验作用已经接近完成,台湾也到了走向统一结束历史使命的阶段了。 |